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常州,新晉GDP“萬億俱樂部”成員,是聞名遐邇的“工業明星城”,也是飛速崛起的“新能源之都”。然而,如今在互聯網上,與這座制造業強市關聯最緊密的熱門話題,卻是“常州到底有沒有恐龍?”尤其在“蘇超”賽事期間,“恐龍軍團”頻繁出現在賽場內外,不止引來孩子們興奮好奇的目光,也讓許多成年人情不自禁加入這場跨越年齡的趣味探討。
常州當然沒有活恐龍,甚至沒有挖掘出哪怕一塊恐龍化石,卻能成功將“恐龍”打造為比眾多歷史文化遺產更具認知度的城市名片,是全球與這一文化IP綁定最深的城市之一。
常州中華恐龍園 圖源:恐龍園集團
而這一切的核心載體,當屬常州中華恐龍園。在長三角文旅產業激烈競爭的格局中,中華恐龍園正是憑借這種“無中生有”的勇氣和持續創新的能力,走過二十五載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概念構想,到單一主題樂園,再到如今形成覆蓋策劃規劃、建設運營、IP輸出和城市賦能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恐龍園集團已成長為文旅行業中兼具文化影響力和商業實戰能力的標桿企業。
其成功之處不只在于推動“恐龍”元素走出園區,深度融入城市,成為連接市民情感的重要文化符號,更在于系統性地構建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模式。
業務版圖 圖源:恐龍園集團
這已超出了一般主題樂園的范疇,更像是一座城市與一個IP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共生實驗”:從無“龍”之地,到恐龍之城,常州是如何用四分之一個世紀來講好這個故事的?
驅動引擎:IP運營與“四科引領”的協同效應
2000年9月20日,在常州市政府、原國家地礦部、中國地質博物館三方合作推進下,以“保護與展示珍貴古生物化石”為宗旨的中華恐龍園正式開園。其開創的“科普+游樂”創新模式,與傳統博物館單一的玻璃櫥窗展陳方式截然不同,通過模擬恐龍生存的環境,大量運用聲光電手法,在科普的基礎上注入互動體驗元素,這種超越時代的新鮮體驗頓時引來市場熱捧,開園首年便接待超100萬游客,收入突破5000萬元,一舉突破了當時傳統旅游景區依賴先天資源的桎梏。
環球恐龍城 圖源:恐龍園集團
然而,隨著硬件設施日趨豐富,恐龍園集團管理層逐漸意識到,缺乏文化內核的景觀終將面臨同質化困境,唯有擁有原創IP和持續創新能力的主題公園,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長期活力。于是,集團不再局限于恐龍形象的還原,轉而致力于為其注入科技、情感與文化內涵。
實際上,早在2007年,那個“IP”概念尚顯陌生的時代,恐龍園集團便前瞻性地著手構建“世界觀-形象-內容-傳播-體驗-衍生-資產”的完整IP產業鏈,陸續推出“恐龍寶貝”“恐龍人聯盟”等一系列原創形象,不斷豐富內容生態。
恐龍妹妹系列玩偶 圖源:恐龍園集團
在“蘇超”期間,團隊敏捷響應網絡熱點,迅速將“恐龍妹妹”這一虛擬概念轉化為“萌動全蘇”系列玩偶,三天預售破萬,創下兩個月營收近兩百萬的業績,并持續擴充“角角”、“犟犟”等新角色矩陣,通過短視頻、直播、文化節慶和跨界演藝等方式持續激活經典恐龍IP的生命力,增強與年輕受眾的互動黏性,展現了其較強的IP運營和市場應變能力。
科技則成為IP從概念走向沉浸體驗的關鍵賦能者。通過540度環繞影廳“遨游侏羅紀”、LBE大空間項目《恐龍館時光之謎》以及混合現實技術打造的《MR奇妙恐龍館》,恐龍園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邊界,借助動態感知和智能交互的手段,讓游客真正“進入”恐龍的世界。
而支撐這一切的,是集團提出的“四科引領”戰略(科學、科研、科技、科普)。它讓IP不止于形象,更擁有堅實的科學基底——包括與權威機構合作構建知識體系、推進“百龍計劃”復原恐龍形象,也讓科技不止于炫技,更承載了教育使命與社會責任,例如正在穩步推進中的大型防災避險主題樂園“恐龍星球”,就傳遞出“不讓恐龍的昨天成為人類的明天”的現實警示。
恐龍園成功構建起一個相輔相成的框架體系:IP為科技應用提供了內容和敘事框架,科技則讓IP世界變得可感知、可互動、可沉浸。二者在“四科”體系的支撐下實現協同,成為恐龍IP最核心的驅動引擎。
模式創新:服務升級與模塊化拓展
2013年,面對日趨增強的競爭壓力,恐龍園集團開啟了一場深刻的戰略轉型。這次轉型的核心是從傳統的主題公園運營商,向"文化旅游產業投資運營和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
在這一過程中,恐龍園集團注重將其20余年運營經驗系統化、理論化,提煉出獨具特色的主題公園"5+3"發展模式和"24H12M80Y"景區開發理論。
"5+3"模式聚焦產品、服務、管理、營銷和創新五個核心維度,通過標準化、模塊化和定制化三個實施路徑,確保項目品質的同時保持靈活性。
"24H12M80Y"理論則強調為游客帶來全天候、全年候和全年齡段的度假體驗。這些理論體系共同構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文化旅游產品服務清單",為品牌輸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合作伙伴 圖源:恐龍園集團
憑借這套成熟體系,恐龍園集團顯著提升了其品牌影響力和業務輻射范圍,截至目前,其服務網絡已拓展至全國超100座城市,涵蓋上海、甘肅蘭州、河南南陽、海南陵水等重點區域,累計合作項目突破500個。
小模塊產品“探秘侏羅紀” 圖源:恐龍園集團
恐龍園集團還創新性地建立起大中小模塊化產品體系,精準對接不同細分市場需求。大模塊以"中華恐龍園"為代表,占地500-600畝,打造區域賦能型一站式文旅目的地,具備強大的輻射帶動能力;中模塊包括"恐龍人探索營"、"暴寶莊園"等項目,規模在150-260畝,聚焦城市微度假和研學市場,滿足都市圈消費升級需求;小模塊如"恐龍人防災避險體驗館"、"恐龍魔盒"等,規模在2000-6000平方米,具有靈活嵌入商業綜合體、公共空間的優勢,實現快速復制和推廣。
這種創新模式幫助集團突破了傳統主題公園的發展瓶頸,也為中國文旅行業提供了一種可參考的發展路徑:通過模塊化、標準化的產品輸出,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和品牌的價值延伸,從而在持續變化的市場中保持適應力與競爭力。
組織保障:專業化團隊與高效執行體系
在持續的創新與模式演進背后,恐龍園集團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最終落腳于其擁有一支專業化的人才團隊與一套高效協同的執行體系。這支兼具持續戰斗力與創新精神的隊伍,將“無中生有”的愿景一步步轉化為可落地、可復制的現實成果,實現了從IP孵化、產品打造到城市賦能的全周期價值創造。
恐龍主題地鐵專列 圖源:恐龍園集團
在常州本土實踐中,團隊不僅成功將“恐龍”IP深度嵌入城市肌理——打造恐龍主題地鐵、公交專列等一系列城市文化符號,塑造移動風景線,還深度參與多項城市更新項目,顯著提升區域活力與空間體驗。這些成果背后,是來自策劃、設計、工程、運營等多條線成員的高度協同和高效執行。
不僅如此,團隊還建立起持續進化的人才機制和創新文化。集團通過推行“項目經理”制度、設立專項孵化基金、定期組織創新工作坊等方式,充分激發一線團隊尤其是年輕骨干的創造力,并交由他們主導實施,事實上,集團多個廣受歡迎的服務優化與項目迭代,正是源于基層團隊在實際運營中的洞察與提案。
這支既懂文化、又懂技術,既擅長創意、也精通管理的復合型團隊,已成為恐龍園集團從主題樂園運營商走向城市賦能貢獻者的關鍵支撐。他們不單單是項目的執行者,更是文旅融合時代中,助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組織力量。
未來展望:持續進化與行業引領
站在二十五周年的新起點,恐龍園集團正系統性地規劃其下一階段發展路徑,持續推進模塊化產品創新與技術融合,積極拓展多元業態組合,致力于構建更加開放、協同的文旅生態系統。
集團將重點推進核心項目的煥新與技術升級。例如“穿越侏羅紀”改造、“秘境奇遇”6D動感艙等旗艦項目,不僅是對設備的更新,更是沉浸體驗與敘事方式的全面進化。同時,省級重點項目“東方侏羅紀”中的“恐龍星球”與“城堡酒店”也在穩步推進,旨在打造全球首個以防災避險教育為核心的大型主題樂園集群,實現從單一景區到綜合度假目的地的跨越,逐步構建能夠容納兩至三日深度游的消費生態。
恐龍園節目表演 圖源:恐龍園集團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恐龍園集團積極布局人寵共生度假區、親子研學基地與智慧夜游等新消費場景,呼應Z世代及家庭客群對情感聯結與陪伴價值的重視,達成從提供“娛樂體驗”轉向營造“情感陪伴”的戰略升級,并通過引入大數據客流管理、AI個性化服務及VR/AR沉浸導覽等智慧系統,構建“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營銷”一體化平臺,系統提升運營效率與游客體驗。
二十五載長河奔涌,恐龍園集團以其持續的資源創新、整合與賦能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戰略樣本,也折射出中國文旅產業從規模擴張邁向精益運營、從單一產品走向生態協同的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