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
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形成8天超長假期,全國文旅市場活力加速釋放——交通運輸部預測,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突破23.6億人次,日均2.95億人次、同比增長3.2%,10月1日首日流動量更達3.4億人次,創歷史峰值;高速公路高峰時段車流量逼近7000萬輛,自駕出行占比近八成。
亮眼數據背后,文旅市場已從“單一爆款依賴”轉向“多元業態共生”,通過情緒價值、沉浸體驗與在地文化的深度耦合,不僅激活草根網紅、賽事文旅、影視IP等新場景,更奏響了體驗經濟時代黃金周的消費新序曲。
出行數據透視文旅新趨勢:自駕主導、新能源崛起,長線出行回暖
今年雙節疊加的8天超長假期,進一步釋放了公眾的出行需求,從交通數據中可清晰窺見文旅市場的三大新動向:
其一,高速公路流量再創新高。假期高峰時段高速公路車流量逼近7000萬輛,直觀反映出假期出行的集中性與旺盛度。
其二,自駕出行成核心主力。交通運輸部預測,本次假期自駕出行達18.7億人次,占出行總量的近八成。小客車憑借靈活便捷的優勢,成為高速出行的核心力量,既直接帶動周邊游熱度攀升,也為跨省長線旅游注入關鍵活力。
其三,新能源出行成新增長點。假期新能源車流量預計達1400萬輛,這一變化倒逼多地景區、酒店進一步加速完善充電設施,主動適配游客綠色出行的新需求。
截至假期前半程,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保持高位運行,為后續文旅市場的持續火熱筑牢基礎。
文旅市場活力迸發:熱門城市領跑,長線旅游顯著恢復
假期前半程的實際數據,不僅印證了出行需求的旺盛,更折射出文旅消費活力的全面釋放,清晰呈現“熱門城市領跑、長線市場回暖”的鮮明特征。
從區域分布來看,一線城市與特色旅游城市仍是“頂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及成都、西安、杭州、南京、重慶等兼具文化底蘊與旅游吸引力的城市,成為公眾出行的首選目的地,穩居全國文旅流量第一梯隊。
從市場熱度來看,長線旅游恢復態勢顯著。10月1日當天,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3.36億人次,刷新歷史同期紀錄;上海、成都、西安等熱門城市的旅游熱度預計將突破去年同期高位,標志著國內文旅市場已從“短途穩健恢復”全面邁向“長線市場顯著復蘇”。
新業態引爆文旅市場:四大場景解鎖“體驗式消費”新玩法
這個黃金周,文旅市場的真正亮點,在于一批“小而美”的新業態崛起——它們以情緒為紐帶、以體驗為核心,推動文旅消費從“打卡式游覽”轉向“深度沉浸”,催生出四大熱門場景:
草根網紅:用“情緒價值”點亮城市煙火氣
江西景德鎮的“雞排哥”李俊永,意外成為這個假期極具熱度的文旅名片。他的6元雞排攤位前,曾出現單日排隊超3小時的盛況,甚至吸引外籍游客專程打卡。其走紅的關鍵,在于將普通小吃攤變成了“情緒供給站”——網友戲稱“6元雞排如同附贈60元脫口秀、600元服務體驗”,他用街頭的真誠與幽默,讓游客在低價消費中獲得超預期的情感滿足。9月28日,景德鎮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已正式授予其“景德鎮文旅推介官”稱號,這份接地氣的煙火氣,也讓千年瓷都多了一份打動人心的生活溫度。
賽事文旅:“為一場球赴一座城”成新潮流
今秋江蘇“蘇超”(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火爆,生動詮釋了“體育賽事引流、文旅消費變現”的新模式,成為假日“體旅融合”的典型樣本。江蘇省人民政府數據顯示,賽事自開賽至9月20日已帶動13個主場城市接待外地游客1075.66萬人次,銀聯異地文旅消費達106.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70%、25.21%。
為放大賽事效應,各主場城市紛紛推出“看球+旅游+美食”組合套餐:無錫為觀賽市民提供陽山水蜜桃“買一送一”、商場免費停車、打車6折優惠;揚州則在主場日周末對省內市民免費開放全市國營景區,讓“看球”與“游城”形成消費閉環。
音樂節+:年輕人的假日狂歡拉動消費轉化
音樂節已成為假日文旅的“流量引擎”,尤其對Z世代群體具有強大吸引力。常州太湖灣音樂節上,歌手梓渝帶來雙日舞臺首秀,吸引眾多粉絲到場,直接帶動音樂節周邊餐飲、文創消費顯著增長。更重要的是,“音樂節+旅游”模式成功將“演出流量”轉化為“城市消費力”——超七成游客為參加音樂節選擇在當地過夜,平均停留時長達2.5天,顯著拉動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增長,成為假日經濟的新增長點。
影視+旅游:從“打卡”到“沉浸”的深度體驗
山東的“影視+旅游”模式在這個假期頻頻出圈,核心在于突破“簡單取景地打卡”,打造“沉浸式場景體驗”。在紅嫂家鄉旅游區,景區圍繞近期高口碑熱播劇《生萬物》,推出“同款服裝體驗+劇中場景還原打卡+同款美食品嘗”全鏈條服務,并設計清晰的游覽線路、設置數十個主題海報指示牌,讓游客從“看劇人”真正變成“劇中人”;在樂陵影視城,園區更打造覆蓋上午十點至夜間九點的“全時段百場演出”,游客可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從唐代到19世紀美國西海岸的時空穿越,徹底打破傳統觀光的邊界。
這個超級黃金周,因無數個“小而美”的體驗場景而鮮活——景德鎮雞排攤的煙火氣、蘇超賽場的吶喊聲、太湖灣音樂節的青春音浪、山東影視景區的沉浸體驗,共同指向一個清晰趨勢:文旅消費已進入“體驗為王”的時代。能提供情緒價值、傳遞在地文化、打造深度沉浸感的產品,正在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引擎,也為中國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寫下了生動注腳。